第174节
许贯忠正色道:“又有一次,阿骨打到纥[hé]石烈部坐客,南有土山,众人射之,皆不能及,阿骨打一箭而中,随后丈量,逾三百二十步之遥,女真有名神射手谩都诃亦射之,逊其百步。”
周通顿时惊得张大了嘴,花荣亦微微色变,惊疑道:“三百二十步……如此射力,果然称得上奇男子也!”
要知唐代士兵选拔,以六十步上靶为善射,宋代以五十步为善射,至于射程,以百步为善——这般一比,便知三百二十步乃是何等惊人。
许贯忠补充道:“那时女真穷困潦倒,多半没什么铁胎弓、神臂弩,最好也不过是兽角为弓、兽弦为箭。宁江州一战,正是这厮一箭射杀辽国主将耶律谢十,女真方才大胜。”
花荣默默点头,眼中战意渐渐涌起。
许贯忠又道:“再说出河店一战,辽朝都统萧嗣先、副都统萧兀纳,领十万大军伐女真,阿骨打麾下仅三千七百人,决战之日,狂风劲起,阿骨打借风势而射,箭无虚发,亲自冲阵,大破辽军,阵斩节度使挞不野。”
樊瑞奇道:“这么巧便狂风起?莫不是他女真人里也有会呼风唤雨的?若是这般,当同他好好较量一番。”
曹操一向自诩雄主,听到这里,也不由叹道:“这厮能得民心,能服众将,能练兵打仗,自家又有这般武勇,当得起英雄二字!”
孙立道:“不料许兄弟如此博学多知,其实孙某一直好奇,这厮以两万破七十万,却不知是如何杀法?”
许贯忠面色愈发肃然,凝重道:“我为此事,曾去辽国,寻那参战军将多加打听,才略略知道一二,你道如何?却是当初金国初立,天祚帝闻之震怒,起倾国兵马来伐,大军七十万,金人闻之亦不由战栗,许多子民终夜嚎哭……”
顾大嫂道:“俺知道那些野人都是狼心虎胆,不料也知害怕。”
孙新听得入神,被婆娘打断,怒道:“偏你多话,休多言,且听那阿骨打如何应对。”
顾大嫂怒起,一拳擂在老公背上,打得孙新扑跌,怒视婆娘,却见她大笑道:“如何应对?还不是当头一拳,打出个死里求活?”
孙新正要反唇相讥,不料许贯忠一拍手,哈哈大笑:“嫂子真是女中豪杰,你这话儿,正说穿阿骨打的肺腑也!”
顾大嫂嚯嚯大笑,叉起粗腰,顾盼自雄,众人都好奇道:“快说快说。”
许贯忠缓缓道:“阿骨打见军民惊惧,却将众人尽数聚集一处,当众挥刀,割破自己脸面,对天哭曰:‘始于汝等起兵,盖若契丹残忍,欲自立国。今天祚亲至,奈何?非人死战,莫能当也。不若杀我一族,汝等迎降,转祸为福。’兄弟们,你听他话里有话么?他明明说,若大家不能死战,必然难胜,却故意说,不如杀了我完颜族,你们投降去吧。”
“好个激将法!”时迁叫道:“那些人才过几天好日子,如何肯束手就擒,重新遭他契丹往死里盘剥?”
许贯忠笑道:“正是!众人见了阿骨打皇帝这般作态,纷纷长啸,拔刀砍地,发誓死战不退!”
阮小二拔出刀在地上砍了几下,目视兄弟阮小七道:“这不是我家兄弟爱耍的勾当?你这厮莫非是个女真人?”
阮小七怒道:“我和你一个娘肠子里爬出来的,我是女真人,你难道就是汉人?”
众人挥拳打翻他两个,按住嘴巴,催许贯忠快说。
许贯忠道:“当下金国能战之士尽出,得众两万,两军决战于护步达冈,其时辽兵漫山遍野,阿骨打指着敌人中军位置,放声大呼曰:‘天祚在彼,杀之则胜!’遂率全军突击辽中军,麾下众将,人人舍死冲突,金兵感奋,无不以一挡百,顿时杀出披靡之势,天祚帝望之大惧,御驾先撤,辽兵遂溃。”
众人听得毛发皆立,曹操叹道:“我尝观宋辽战事,太平兴国四年,宋太宗亲征幽云,与耶律休哥大战高梁河,那时禁军比之今日,武勇十倍,本来双方正堪敌手,然而耶律休哥的打法,却和阿骨打如出一辙,以所有骑兵向着黄罗伞盖猛攻,耶律休哥身披三创,兀自高呼酣战,可笑宋皇善政不善战,吓得临阵逃遁,宋军因而大溃。不料百多年后,契丹复演当年旧事,其国运之衰,窥之可见也。”
林冲慨然长叹:“哥哥说的不错,然而宋之国运,怕是犹未及契丹也。”
曹操站起身来,拍了拍胸口,伸手指向在座诸人,沉声道:“赵家气运,任他自衰,然而华夏气运,必然犹盛!不然苍天何以生武植?何以生诸君?”
他这一句话,着实有“天下兴旺、我自担之”的气魄,一众好汉只觉呼吸一滞,看向曹操时,只觉他矮壮的身形,一举一动,皆有王霸之气沛然而发。随即自家胸口里,亦有一股豪情油然而起,恨不得披甲上马,随此人杀到天尽头,方能尽兴。
齐齐起身,抱拳大喝:“愿随哥哥征伐四方,为我华夏杀出个万世永固的基业!”
曹操大笑,手指北方道:“异族虽有英雄,华夏岂无好汉?这一趟北行,先叫他完颜阿骨打晓得,为何数千年以降,唯有斯土斯民,敢称中华上国!”
众人闻之,齐声长啸,阮小七满面通红,拔刀砍地,大声道:“正当如此!这趟北行,小七便粉身碎骨,亦不让那些异族小觑我汉家分毫!”
孙安上前跪倒,把曹操一抱:“哥哥,小弟不愿为赵家将,只愿做武家臣,这趟北行,若不带上小弟,便跪断了这双腿也。”
宋江见了,送个顺水人情儿,在一旁笑劝道:“哥哥,屠龙手乃是世间少有的好汉,便带上他何妨?连着哥哥正好凑足二十个好汉,将来史书上也好看。”
那二十个?曹操、许贯忠、林冲、史文恭、花荣、栾廷玉、孙立、樊瑞、李俊、张顺、阮小二、阮小五、阮小七、焦挺、时迁、周通、解珍、解宝、孟康,再加个孙安,却是恰好凑整。
曹操哈哈大笑,拍着孙安道:“便遂你愿。”
看得孙新、乐和、孔明、孔亮等羡慕万分,却是自知本事毕竟有限,去了若是顺利还好,若是碰上山高水短,不免拖了大家的后腿。
这正是:女真虽有英雄汉,华夏岂无好汉哥?黑水白山身手展,二十兄弟起狂歌。
三阮水底搏蛟龙
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儿,此话诚为至理也。
譬如“跨海寻北国结盟上下夹攻敌国”,这个充满浪漫主义的战略构思,其实也并非一个新点子儿——此计与远交近攻的基本外交逻辑相契,自然有人打过类似算盘。
譬如南唐之主,艺术家李璟。
作为著名艺术家皇帝李后主的亲爹,李煜那身艺术细菌,显然是完美继承亲爹血脉的结果。
“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”
“青鸟不传云外信,丁香空结雨中愁。”
“沙上未闻鸿雁信,竹间时有鹧鸪啼。”
……
读起这些细腻悠扬的诗文,其才情自然可见——虽然稍逊其子,但应远胜赵佶。
就是这位艺术家皇帝,于周世宗显德三年,“遣兵部郎中陈处尧持重币,浮海入契丹乞兵。契丹不能为之出兵,而留处尧不遣”。
契丹人不肯出兵,但是留下了使者不给走,估计是觉得“你这厮胆儿还挺大,干脆留着为俺们狼主做事吧。”
时光悠悠,转眼已是太平兴国六年。
这一年,斧声烛影之嫌疑犯,强幸小周后图之男主角,一代车神宋太宗,为报高梁河被迫飙车之仇,欲再次大举进兵契丹。
但思及高梁河